

1这9个已知的亚种从远处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但它们的形状看起来又差别很大(见图1-3),2有的又高又瘦,有的又矮又胖。
猴面包树一直是世界上最令人难以置信和浮想联翩的,最雄伟和最令人惊叹的树。3它们是地球上最长寿的开花植物之一,在正常条件下,可以生活超过1000 年。据估计,有一棵猴面包树已经活了2600年。猴面包树能长到22 米高,有些胖的树干周长能超过26米。4
马达加斯加的大猴面包树(Adansonia grandidieri,见图1)可算是典型的猴面包树形象:高大粗壮的树干上好像戴了一顶宽大的牛仔帽。而近距离观察猴面包树又是一种奇怪的体验。它们通常又被称为“倒立树”,因为看起来它们就像从泥土中被拔了出来,再被“头朝下”地插回土里去——向着天的树枝看起来就像是树根。5有些人认为这些树表明了创造主非常幽默!


耐旱能力惊人
猴面包树生长的环境非常干燥,大多数植物和很多树木都无法生长。猴面包树为了保存水分,只在当地的湿润期(仅持续2 周- 6 周)长出叶子,它们巨大的根系能够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成熟的猴面包树的树干中心呈海绵结构,分布着许多疏松的小孔,在雨季时这些小孔能充满水分,作为其水源的储备。
猴面包树能在干燥的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一棵猴面包树的储水量最高可达到12万升。虽然它们的平均储水量比这个数字少得多,但总体来说,它们仍储存着大量的水份,散布在树中的各个组织内。
消除一个常见误解
在进化论的想象中,陆地动物的腿是在离开海洋时发展出来的。
进化历史的时间胶囊?
很少有人把猴面包树的树干掏空用来储存雨水。6人们却有一种常见的误解,认为猴面包树把水储存在一个巨大的空心树干内(就像“水桶”那样),让口渴的旅行者可以从“桶里”取水来喝——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个误解可能是由于很多老树的树干通常是中空的。老的猴面包树也可能形成巨大的树洞,通常可以从外面进入树洞,还能容纳很多人(见“波布监狱树”)。至少在非洲的猴面包树中,当分离的树干呈环形排列,且融合在一起时,巨大的树洞就可能自然形成了(年幼的猴面包树通常只有一根树干,但老的树能“从根部或从倒下的树干中生出新树干……这些新的树干在生长过程中还能与老的树干融合”)。

尽管如此,非洲南部的原住民和大象都会在旱季经常撕开猴面包树的一些树皮,挖出树中的一些含水丰富的组织,来取得维持生命的水分。而雨水确实也会聚集在猴面包树大树枝的缝隙中。这可作为当地居民的重要水源,因此他们会在树中额外挖一些洞来存储更多的水。它们光滑的树皮还能反射阳光,在炎热的夏天帮助其树干内部保持凉爽。所以在其他植物都因干旱枯萎的时候,猴面包树就成了一道象征生命的亮丽风景。
猴面包树不仅为人类提供水分,还能遮挡烈日、提供做衣服的材料、木材和食物。它们的果实、种子和花(图4-6)都可以食用;其光滑且能保存水分的树叶由几片15厘米长的叶片组成。这些叶子可以用来煮汤、做调味品,还能用作治疗发烧的药物。由于富含维生素C,猴面包树的叶子尝起来像西柚、梨和香草的混合物。其软木状的树皮是耐火的,能用来制作布料和绳子。难怪当地人常将猴面包树称为“生命之树”。
但为什么如此有用的猴面包树没有被人工种植呢?那是因为它们从种子种植到开花需要长达8到23年,所以很少农场愿意种植——在非洲暂时还没有商业农场乐意种植这样耗时的植物。
然而,加纳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让猴面包树能够在短短的27个月内就能开花。8他们通过将成年(能结果)的猴面包树的枝条嫁接到幼苗中来让其提早开花。这项嫁接技术的发明应该能鼓励当地的农场开展猴面包树的商业种植。
怪异的繁殖方式
像其他的树木一样,猴面包树通过种子来繁殖,其种子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果实覆盖着绒毛,长度约为15-25厘米,悬挂在树上的时候,就像在树上倒挂了一些死老鼠。这让当地人又为猴面包树起了另一个常见的名字:“死鼠树”。它的种子含有水分、矿物质、维生素和种子发芽所需的营养素,为种子长出根和叶子提供了足够的营养。
猴面包树的种子外包着一层既结实又柔软的壳,可以让它们从高处掉落时避免种子受到破坏。猴面包树每个季度通常会结出200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中含有多达300颗种子。因此,它们常常会掉下成千上万颗种子,但其中大部分种子没有机会长成一棵新的猴面包树。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将这些现象称为自然界“工作”中的“浪费”,其言外之意显然是否认一位智慧仁慈造物主的存在。但许多哺乳动物都不会认同这套观点,比如松鼠,因为猴面包树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种子作为食物。

猴面包树开的花在所有树中是最大的。它们奇怪的花朵(图6)直径达15厘米,悬挂在长长的茎上,只在晚上才开放。每朵花的开花期只有约24小时,但每棵树一次只开几朵花。这促使它们的传粉动物(主要是鹰蛾和果蝠)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来进行授粉,让不同的猴面包树之间能够交叉受粉。
猴面包树的起源
根据创世记的历史记载,创造主在创造周的第3天创造了树木。这也包括我们今天所知的几种猴面包树的祖先。创造主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物,赋予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让每个被创造的“类”都能繁衍出多种同类的生物(例如狗类可以繁育出牧羊犬、贵宾犬、吉娃娃等很多不同品种)。著名的创造论科学家林奈(Linnaeus,1707-1778)远在达尔文之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达尔文却绑架了物种形成的概念(误解了物种形成的过程)来推销进化论。11顺便说一句,林奈为了纪念法国植物学家米歇尔·阿丹森(Michel Adanson.),就给猴面包树起了“阿丹森(Adansonia)”这个属名。

挪亚大洪水退去后,幸存下来漂浮的种子,或藏在漂浮的植物枝叶上的种子落到了露出的土地上,种子就会重新生长起来。在9个猴面包树的亚种中,有6个亚种是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所以那里似乎是洪水后猴面包树的再生地。而非洲的2个亚种(A. digitata 和 A. kilima) 和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的另一个亚种(A. gregorii)则可能来自马达加斯加。
世俗的研究人员利用DNA比对和植物的特征来推断,马达加斯加的鹰蛾授粉品种首先出现。12这些树的花有红色或黄色,而果蝠更喜欢白色的花朵。这种颜色的改变显然是创造主赋予猴面包树的一项适应能力。突变可能会破坏制造红色或黄色色素的遗传信息(突变容易“破坏”功能,但不会创造功能)。13因此这些突变是“走下坡”的,但进化论想象“从微生物到人类的进化”需要“走上坡”(即需要增加很多新的器官和功能,突变与进化所需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突变根本不能推动进化,只能产生退化)。
猴面包树是如何从马达加斯加传播到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呢?在过去,进化论者认为猴面包树是“很原始的”。他们这么说是因为认为开大的花是“ 原始的”( 所谓“ 现代”植物的古代祖先的特征)。他们想象了一个故事来解释其由来—— 猴面包树在冈瓦纳超级大陆(Gondwana)于所谓的“1.8亿年前”分裂之前就已经“进化出来了”,并传播到各地。但现在流行的说法变了,说小花才是祖先的特征,所以猴面包树不再是“原始的”,于是上面想象的故事也就无法成立了。另外,基于澳大利亚和非洲的猴面包树有高度的相似性,即使考虑进化假设的缓慢突变率,也可以否定进化想象的“分离了1.8亿年”的故事。
但学术界对此仍有争议。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权威人士, 大卫(David Baum)说,非洲和澳大利亚的猴面包树亚种“ 至少在几百万年前, 也许在1000 多万年前就分离了”。14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杰克(Jack Pettigrew)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分离发生在距今约7万年前——两个说法相距甚远!在进化假说想象的时间框架中,大卫所说的猴面包树出现年代,远远早于人类的出现,所以其唯一的选择是让含有种子的果实漂到了非洲和澳大利亚。而杰克所说的年代,也可以通过人类来帮助猴面包树传播种子。这些争论来自于对突变率的分歧(上述都不是来自逐代测量的突变率),但两个阵营都使用了进化假设的漫长时间。这些分歧反映出这种进化所说的“年代”都只是基于推测。而事实上,生物实际的突变率都一致地表明,它们的起源时间非常符合创世记的时间框架(即数千年前)。15此外,进化论的故事不断修改,也反映了猴面包树的起源缺乏化石证据的支持,因此进化的故事被随意想象。甚至有一种存在争议的说法是:非洲人带着猴面包树的种子从海路来到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金伯利地区,他们创作了著名的布拉德肖(Bradshaw)岩壁画(这与澳大利亚其他地方的土著艺术画大不相同)。16然而,这些岩壁画声称的年代(“约6 万年”)也让人们对进化的年代产生怀疑(两者存在矛盾)。
而从创世记记载的历史来看,这两种猴面包树种子传播的方法都是有可能的,在大洪水之后,人类携带了猴面包树的种子迁徙,发生的时间大约是4500年前。
有趣的是,一种非洲的猴面包树“迪基塔塔”(A. digitata)是四倍体(一般的生物其染色体数目是两倍体),而另一个品种“基利姆”(A. kilima)是正常的二倍体。17四倍体的猴面包树有更大的细胞、更大的花、更大的果实等(就像我们今天吃的人工栽培草莓)。除此之外,两者在基因上非常相似。因此,“迪基塔塔”可能是来源于“基利姆”(染色体加倍在植物中较常见)。而二倍体的澳大利亚猴面包树也可能来自“基利姆”。
结论
创造主在创造周的第三天创造了猴面包树。现存的所有品种都是从最初被造的猴面包树分化繁衍而来的,它们的种子能漂浮在水面上,也能在水面漂浮的树枝树叶中得到保护,因此可以在挪亚大洪水中保存下来。这些高大雄伟且全身都是宝的参天大树,有力地见证了造物主的智慧和能力。
波布监狱树

“格雷高里”(Adansonia gregorii)是在澳大利亚唯一的猴面包树亚种,当地也将其称为猴面包树、波布树或瓶子树。图为著名的波布监狱树,它位于西澳大利亚北部金伯利地区的德比(Derby)附近。树干中有一道相对较窄的缝隙,内部是中空的。有些故事说这棵树曾用来关押囚犯(“关押希尔格罗夫,The Hillgrove Lockup”),但这可能只是个传说。在欧洲人来定居之前,澳洲当地的土著居民就已经把这棵树视为一个重要的地标,称它为“库纽姆(Kunumudj)”。20 世纪早期的报告显示,土著居民一直把这棵树当作一个小屋,也可能是一个存放死者遗骨的地方。这棵树被认为已经有1500 岁了,其树干的周长超过14 米。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这些种名参见britannica.com/plant/baobab-tree-genus.
2. Baum, D., Small, R., and Wendel, J.,baobabs (Adansonia, Bombacaceae) Syst. Biol.
47(2):181–207, 1998.
3. E.g. , urnabios.com,toptenz.net, etc.
4. The Ledger, 7 Aug 2009,theledger.com. Wikipedia claims some
5. Jasper, L. and Petignat, A., Baobabs of the World: The upside-down trees
of Madagascar, Africa and Australia,Penguin Random House South Africa,2016.
6. Ackerley, B., Tree of life: Giant baobab turned into living water tank in Madagascar, newscientist.com, 13 Nov 2019.
7. Zielinski, S., Huge, hollow baobab trees are actually multiple fused stems, sciencenews.org, 4 Feb 2015.
8. Le Page, M., Efforts to domesticate African baobab trees are bearing fruit, New Scientist 251(3350):11, 4 Sep 2021.
9. Wickens, G., The baobab: Africa¶s upside-down tree, Kew Bulletin 37(2):173–209, 1982.
10. Darwin, C, letter to J.D. Hooker, 13 July 1856.
11. Grigg, R., Carl Linnaeus: the scientist who saw evidence for God in everything in nature, Creation 37(4):52–55, 2015; creation.com/carl-linnaeus.
12. Pettigrew, J., and 7 others, Morphology, ploidy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reveal a new diploid species from Africa in the baobab genus Adansonia (Malvaceae: Bombacoideae), Taxon 61(6):1240±1250, 2012, uq.edu.au/nuq/jack/Kilima.pdf (see ¿g. 1).
13. For an example, see Catchpoole, D., Morning Glory¶s Designer Label clothing, Creation 29(1):49±51, 2006; creation.com/morning-glory.
14. Collins, B., Curious Kimberley: Scientists disagree how boab trees got to Australia from Africa and Madagascar, abc.net.au, 7 Aug 2018.
15. Tomkins, J., Empirical genetic clocks give biblical timelines, J. Creation 29(2):3–5; creation.com/empirical-clocks.
16. Vickers, C., and Pettigrew, J., Origins of the Australian Boab (Adansonia gregorii), uq.edu.au/nuq/jack/BoabOrigins.html (undated; accessed 6 Jan 2022).
17. Pettigrew et al., Ref. 12.
本文原英文链接见:https://creation.com/baobab-tree.
杰瑞·伯格曼(JERRY BERGMAN)
伯格曼博士在生物科学、生物医学、教育和 社会行为科学等领域获得了许多高级学位。 他长期担任大学教师,并在专业的研讨会中 发表超过100篇论文。他还撰写了超过1000份 出版物,包括43本书和专著。
作者更多信息,参见:https://creation.com/dr-jerry-bergman.
唐·巴顿(DON BATTEN)
农学理学士荣誉学位、博士
曾从事植物研究,也曾任植物生理学顾问。 多年全职从事创造事工,目前任国际创造事 工 CMI(澳大利亚)总干事。
作者更多信息,参见:https://creation.com/bat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