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龙:其英文名字的意思是“像鱼的蜥蜴”,因为它们的形态看起来像鱼或海豚,而骨骼表明它们是爬行动物,从较小的鱼龙到巨大的鱼龙都有。
• 蛇颈龙:其英文名字的意思是“像是蜥蜴”。它们看起来比鱼龙更像陆地爬行动物——有独特的长脖子和长尾巴,以及特别的划水方式,即强大的鳍状肢——在水中游动的时候,更像是在“飞行”,短颈的上龙(pliosaurs)也是这种游泳的方式。一些巨大的蛇颈龙是最长的海洋爬行动物之一。
最近的一些发现让人们对这些巨大的海洋生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及为什么巨大的体型是一个设计而来的特征。
巨型的鱼龙
在曾经生存的所有动物中,只有三类动物的体型最为巨大,体重超过10吨。最大的是鲸——蓝鲸是历史上最重的动物;陆地上最重的是蜥脚类恐龙(如雷龙),它们拥有很长的脖子和尾巴;而巨型的鱼龙可以与大型恐龙和抹香鲸相媲美(雄性抹香鲸体长达到15-18米,体重32-41吨)。
例如,通俗秀尼鱼龙(Shonisauruspopalis)体长达到15米,体重30吨;西卡尼萨斯特鱼龙(Shastasaurussikkanniensis)体长达到21米,体重75吨。1
还发现了一些牙齿可能来自于更大的鱼龙。一颗牙齿的基部宽6厘米,有学者推测该鱼龙的长度可能达到54米,甚至比蓝鲸(30米)还要大。但根据少量骨头碎片或牙齿来推断动物,常常会出现问题:只凭一颗牙齿就推断出这只动物的那么多信息——有多可靠呢?该研究的主要作者、2德国波恩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马丁(P. Martin Sander)也解释说:“很难说这颗牙齿是来自于具有中等大小牙齿的巨型鱼龙,还是来自于具有巨齿的中等鱼龙。”
桑德还指出,“体型越大越好,大体型在自然选择中有明显的优势。如果可以的话,生命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他还证明了大体型在流体动力学中有明显优势,如下一节所述。
但根据进化故事所想象的“年代”,大型生物的出现和灭绝不可能更早。据推测,鱼龙是在“2.5亿年前”,即所谓的“三叠纪早期进化出来的”。进化故事想象大型鱼龙在“2亿年前”灭绝,而只有较小的鱼龙生存到“白垩纪晚期(9千万年前)”,鱼龙的灭绝早于所谓的“66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
事实上,掩埋这些鱼龙和恐龙的沉积岩层其实都是在长达1年的挪亚大洪水期间快速形成的。4
在挪亚洪水的时候,非洲大陆板块挤压欧洲大陆板块,导致地层向上弯曲隆起,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阿尔卑斯山脉。洪水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也可以发现巨型海洋生物的化石。2
巨型海洋爬行动物:为什么越大越好
鱼龙像海豚和鲨鱼一样身体呈流线型。但脖子很长的蛇颈龙看起来比较笨拙。最长、最重的是薄片龙(Elasmosaurus), 体长14米,体重达7吨。仅它的脖子就有约7米长, 是所有动物中脖子最长的之一,它还拥有创纪录的颈椎骨数量——72块。
这么多的颈椎骨意味着薄片龙的脖子相当灵活。然而,这种灵活性是有限制的。对椎骨的分析表明,它的颈部最适合向下弯曲,而不是向侧面或向上弯曲。这表明它平时主要在水下或海底游弋和猎食。5
但它的长脖子如何在游泳时不造成很大的阻力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对各种海洋生物的3D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水流阻力模拟。6他们发现,虽然蛇颈龙的阻力大于鱼龙,但对于体型越大的生物来说,这个差异就会越小。因此,动物的长度与其横截面的比值越大并不一定阻力越大。7
研究表明薄片龙的游泳能力相当好,因为它巨大的躯干弥补了其长脖子。出于同样的原因,具有薄片龙比例的生物需要很大的体型,就能避免过多的阻力。此外,只要颈部的长度不超过躯干长度的两倍,就不会增加太多阻力。因此在化石记录中,蛇颈龙脖子的长短存在很大的差异。
科学家们习惯性地吹捧进化论,声称长脖子的阻力“被大体型的进化所抵消了。”5但鱼龙和蛇颈龙更为合理的解释是:精通流体动力学的设计大师在创造周的第5天创造了这些奇妙的巨兽。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Sperm Whale, American Cetacean Society,acsonline.org, 2018.
2. Sander, P.M. and 3 others, Giant Late Triassic ichthyosaurs from the Kössen Formation of the Swiss Alps and their
paleobiological implications, J.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e2046017, 27 Apr 2022.
3. Gleeson, S., ‘Fish lizard’ fossils found in Swiss Alps showcase some of the largest creatures to ever live, usatoday.com,
29 Apr 2022.
4. Walker, T., The geology transformation tool, Creation 43(2):18–21, 2021;creation.com/geology-transformation-tool.
5. Noè, L.F. and 2 other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long neck in plesiosaurs,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62(1):137–162, 2017.
6. Gutarra, S. and 4 others, Large size in aquatic tetrapods compensates for high drag caused by extreme body proport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 5:380,28 Apr 2022.
7. University of Bristol, Large bodies helped extinct marine reptiles with long necks swim, new study fi nds, phys.org, 28 Apr 2022.
本文原英文链接见:https://creation.com/ichthyosaurs-plesiosaurs-huge.
乔纳森·萨法蒂(JONATHAN SARFATI)
化学理学学士(荣誉)、物理化学博士
萨法蒂博士获得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他撰写了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创造论书籍,也是前新西兰国际象棋的冠军。他1996-2010年在澳大利亚CMI工作,此后在美国亚特兰大CMI工作。
作者更多信息,参见:https://creation.com/sarf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