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海洋生物最狡猾的捕食技能融合于一种生物,最终可能就会成为一种类似观星鱼的生物。所以观星鱼又被人们称为“海底怪兽”,这的确实至名归。

栖息在世界各地浅海区域的两种肉食性鱼类 (指环鱼科和天环鱼科,英文名为Dactyloscopidae和Uranoscopidae) 常被称为观星鱼。本文仅讲述天环鱼科的鱼类。这个科中有8个属,它们体长约在15-90厘米。

这些奇特的鱼头部呈球形,近尾端的头部逐渐变小,其嘴巴宽大且向下弯曲,就像带着一种永远不高兴的表情。观星鱼的眼睛、鳃 缝、鼻孔和大部分的嘴巴都生长在头顶,再加上凸起的眼睛和长有肉质绒毛的鼻孔和下嘴唇,使其“丑陋”无比(图1)。
观星鱼的卵是透明的且会浮在水面。刚孵化的小观星鱼生活在水面区域,长到15毫米左右之后,就会游到海底生活。
伪装潜伏的大师
观星鱼有多种的体色,通常长有斑点,其颜色和纹理就如同岩石或沙子。让观星鱼能够在海底伪 装和隐藏,并等待机会捕食小鱼、甲壳类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观星鱼的名字来源于其与众不同的眼睛,它们的眼睛长在头顶,仿佛在凝视着星空。虽然它们并不是唯一一种眼睛长在头顶的鱼,但它们的眼睛甚至可以稍微“伸出”(通过用体液挤压眼睛下面的组织来让眼睛伸出)。这使得观星鱼能够静静地环视海底周围的环境。1
观星鱼通过稍微扭动身体和两侧的大胸鳍,在短短几秒钟就能将自己埋在沙子中,眼睛露出沙子并观察周围的情况。所以在自然的环境中观星鱼很难被发现。它的嘴巴和鼻孔长有短且互相交错的肉质绒毛,能避免沙粒的进入。
它就静静地潜伏在沙子中,等待毫无防备的猎物送到嘴边。
通过鼻孔呼吸
大多数鱼类都有一对“鼻孔”,但通常只是充满嗅觉感受器的孔,让鱼能够检测水中的气味。它们的 鼻孔通常不与鱼嘴相连,所以没有任何呼吸的功能。鱼类一般通过张嘴将水吸入,然后通过鳃排出水来呼吸。
而观星鱼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们是通过“鼻孔”呼吸的,这类似于许多陆地的脊椎动物,让观星鱼闭着嘴也能呼吸。
除了观星鱼之外,(与观星鱼完全不相关的)肺鱼是已知唯一的、也能通过鼻孔呼吸的鱼类。2由于肺鱼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中生活,进化论者喜欢用肺鱼能呼吸的鼻孔作为证据,证明它是从海洋动物到陆地动物的中间过渡形式。但生活在海底的观星鱼也有类似的能呼吸的鼻孔(就表明这并不是“上岸生活”的特征)。

捕捉猎物的诱饵
似乎伪装的体色和沙中潜伏的技能还不够用,一些观星鱼还配备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诱饵来吸引猎物。有些种类的观星鱼的下唇有羽毛状的结构,看起来就像一条从沙子下伸出的小虫(图2),作为钓鱼的鱼饵。当一条毫无防备的鱼游过来吃“虫子”时,就会成为观星鱼的晚餐。
有人可能会认为从鳃中喷出的水会扬起沙子,就会暴露观星鱼的位置。但与大多数鱼类不同的是, 观星鱼的鳃缝很窄,通过一根短的袋状管子向上和向后在沙子的上方排水,因此排水的位置离它较远且高于周围的沙子。观星鱼利用呼吸排水的过程作为第2种诱饵:排出的水使沙子旋转运动,让其他动物以为此处有小鱼等食物。
当有小鱼靠近时,观星鱼还会分别旋转它的眼睛来吸引好奇的小鱼,作为第3种诱饵。
还有一种长鼻子的观星鱼 (Ichthy-scopus lebeck)竟然有较长的鼻孔,看起来就像一对蠕虫,可作为第4种诱饵(图 3)

强力的吸食者
当一条好奇的鱼游近嘴边时, 观星鱼会极其迅速地张开它的大嘴, 同时产生较强的真空负压,在0.15秒内就将整个猎物吸入嘴中。
毒刺
有些观星鱼用骨板来保护头部;有些观星鱼则拥有化学武器来对抗其他捕食者:在它们头的后部有两条长长的三角形的毒刺(其中有两条槽)。毒刺在平时可以折叠起来,在需要的时候能刺出,并可以对人体造成剧痛和相当严重的伤口。
虽然被观星鱼毒刺蜇伤的人大多数不会致命,但历史上也有一些人被刺伤后丧命的案例,尤其是被大西洋观星鱼(Uranoscopus scaber)蜇伤。其毒液受热后会很快分解,因此治疗方法是将伤口浸 入热水中30至90分钟或直至疼痛消退。人们对观星鱼的毒液所知甚少,因为提取观星鱼毒液来研究的尝试都失败了。这就意味着暂时还没有治疗观星鱼毒素的血清。
放电的眼睛
现在再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但被观星鱼的毒刺蛰伤,还受到其电击,这是何等的难受!能够放电攻击也是观星鱼最神奇的特征之一。
有些观星鱼竟然能够从眼睛中射出电流——这听起来就像漫威电影中超级英雄的超能力!
更准确地说,它们眼睛后面的肌肉能产生电流来击晕猎物。3两个观星鱼属(Astroscopusand 和 Uranoscopus)的一些品种具有这种能力。这些观星鱼能发出50伏的电力,使电流以脉冲的形式流过其他捕食者的身体。此强度的电流足以给人体造出较痛的电击,虽然不足致命。
一种已灭绝的电击观星鱼(Astroscopus countermani)化石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唯一已知的、其死后大脑被以它为食的蠕虫的粪便颗粒所取代的脊椎动物化石。4与现存的观星鱼相比,化石观星鱼发电器官的尺寸较小,因此其外观类似于电击观星鱼和某些不会电击的观星鱼的混合体。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已灭绝的观星鱼发电能力太弱,无法击晕猎物,但可能会有其他的用途。3
防身或攻击的身体结构
如果这世界被创造的时候非常美好,我们如何解释这些电击、诱饵和毒液等防身或攻击的身体结构(DAS)呢?以下是几种可能的解释:5第1种可能性是,在堕落之后,一些生物可能会重新利用现有的结构来作为DAS。在繁殖期间,电击观星鱼会产生持续数秒的电流。这使它们能够找到合适的配偶,这可能是观星鱼发电的最初目的。不难看出,在自然选择的微调作用下,这种被设计的复杂技能就可以被用作防身的武器。
那毒液呢?观星鱼的毒液还未被成功提取,而从其他生物的毒液可以推测其来源。例如,毒蛇的毒液混合着大约十几种不同的毒素,由其毒腺产生。这些毒素几乎都是正常的蛋白质,在消化食物和其他关键的生物功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蛋白质在蛇的毒液中浓度很高,导致原本有益的蛋白质可能会产生毒性。正如毒理学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剂量大就会产生毒性。6
在人类堕落之后,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可能推动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军备竞赛”,导致能产生毒液的生物更具优势。原来用于消化的蛋白质的基因可能会在毒腺中表达,甚至是过分地表达(例如,通过突变导致原来的调控功能被破坏),从而使这些蛋白质的浓度达到有毒的水平。7
而观星鱼身上诱惑猎物的结构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解释。创造主可能在最初的创造物中预先创了很多基因多样性,最早被造的观星鱼祖先已拥有发射电流的能力和后来被用作诱饵的基因信息。后来它们在不断繁衍过程中也出现了突变和退化,导致它们的一些后代失去了发电的能力或部分诱饵结构;另外有些古怪的诱饵结构也有很小的可能是由过去的突变产生的,因有利于捕食而在自然选择中保留了下来。
进化论者认为,产生生物电的能力在过去至少经过了6次的独立进化:包括在电鳐鱼、电鲶鱼、电观星鱼、刀鱼(包括电鳗)等鱼类中,也让象鼻鱼能够较温和地放电。但要解释这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发电系统怎么进化1次已经很困难了,更不用说解释6次了!这种想象的重复进化明显带有为进化故事辩护的味道。而更合理的解释是,在创造周的第5天,创造主巧妙地设计了所有这些鱼类来产生生物电,用来进行通信和导航等。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Astroscopus guttatus, floridamuseum.ufl.edu, accessed 6 May 2022.
2. Atz, J., Narial breathing in fi shes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l nare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27(4):366–377, 1952. 3. Carnevale, G., Godfrey, S., and Pietsch, T., Stargazers (Teleostei, Uranoscopidae) cranial remains from Miocene Calvert Cliffs, Maryland, U.S.A. (St. Marys Formations, Chesapeake Group), J.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1(6):1200–1209, 2011.
4. Godfrey, S., Collareta, A., Nance, J., Coprolites from Calvert Cliffs: Miocene fecal pellets and burrowed crocodilian droppings from the Chesapeake group of Maryland, U.S.A., Rivista Italiana di Paleontologia e Stratigrafi a 128(1):69–79, 2022.
5. Batten, D. (Ed.), Creation Answers Book, Ch. 6, CBP, 2018; creation.com/cab-6.
6. Bergman, J., Understanding poisons from a creationist perspective, J. Creation 11(3):353–360, 1997; creation.com/poison. 7. Fry, B., Early evolution of the venom system in lizards and snakes, Nature 439(7076):584–588, 2006. See also Bell, P., Snakes: designed to kill? Creation 31(4):47, 2009; creation.com/snake-carnivory-origin.
本文原英文链接见:https://creation.com/electric-stargazers.
乔尔·泰 (JOEL TAY)
生物技术专业、理学士、道学硕士、 神学硕士
乔尔拥有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神学和哲学 等领域的资格证书。乔尔之前在新加坡的青年事工和街头传道的经历大大增强了他对创造论护教学为至关重要的确信。目前他是 CMI(美国)的讲员、研究人员和作家。
作者更多信息,参见:https://creation.com/joel-t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