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0 1月 2024 09:34

重新认识恐龙

认知的革新

进化论古生物学家对恐龙认知的转变是一场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运动,产生了开拓性的新发现和革命性的认知。

© Fotoeye75 | Dreamstime.com恐龙化石

这场运动还引起了科学界和流行文化的重大转变。他们不再将恐龙视为缓慢进化的失败者,而将其视为动态演化的成功范例。而今天,相信创世记的创造论者在恐龙古生物学领域中,也正在开展一场恐龙认知的革新运动。

 

为何要重新认识?

在19 世纪初,恐龙的古生物学诞生于一个错误的妥协文化中:当时很多人否认创世记是真实的历史。因此,恐龙的化石被看作是“数千万年前远古生物”的遗骸。恐龙被看作生存于人类出现之前和挪亚大洪水之前“很早的时代”。而经过了200 年后,现代进化论者对恐龙化石的解释也完全抛弃了创世记中所记载的历史。更可悲的是,许多家人也已经屈从了这种错误的进化世界观。

而让人鼓舞的是,恐龙的古生物学正逐渐回归正途。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创造论者的新近研究是如何纠正对恐龙的错误认知的,以及重新认识恐龙运动的重要性。

 

洪积物暂露模型

在明显由大洪水所形成的沉积物中,保留着活恐龙活动的证据(如脚印等)。反对创造论的人常会挑战说:“在全球性的大洪水灾难期间,恐龙是怎么样筑巢、下蛋、留下容易消逝的脚印的呢?哪有那么多时间来让大量恐龙尸体腐烂分解呢?”而创造论者奥尔德(Mike Oard)在前几年提出了“大洪水沉积物短暂露出模型”(Briefly Exposed Diluvial Sediments, 简称“洪积物暂露模型”)就解释了上述的问题,其分析了洪水期间可能发生的复杂物理过程。

简单来说,在大洪水期间,海啸退水时,局部地区的水位会短暂下降,海啸带来的泥沙层就会短暂暴露出来,暴露的时间有长有短。在挪亚洪水的早期,一些动物会游在水面上,可能包括成群的恐龙,特别是某些善于游泳的恐龙。当海啸退去,洪水的沉积物短暂暴露出来时,部分无望的恐龙能踏足在新沉积的泥沙层上,并在其上留下它们活动的痕迹。洪积物暂露模型能简单且力有地解释了岩层中恐龙的活动痕迹,成为恐龙研究的基本指引,并且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护教价值。1

 

恐龙骨头中还有恐龙的软组织

进化论者在恐龙骨头中竟然发现了恐龙的软组织,2为创造论者提供了极好的证据。这些软组织表明恐龙骨头和掩埋它们的地层都是很年轻的。它们还揭示了恐龙身体组织的实际情况。对恐龙软组织腐烂分解速度的研究表明进化论者对恐龙化石有“数千万年”的宣称是存在重大问题的,而且也为这些恐龙是在几千年前的挪亚洪水期间,被大洪水带来的泥沙快速掩埋的真实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3

此外,创造论者还对这些骨头中的恐龙软组织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包括发现了三角龙的眉角中所保留的骨细胞,并发明出检测恐龙骨头中胶原蛋白的新方法。4,5

在进化论者和创造论者的不懈努力下,恐龙软组织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管研究人员持有哪种世界观,这只会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恐龙精妙的生物学设计。

 

恐龙的创造分类学

创造分类学(Baraminology,其词根来源于希伯来语的bara“创造”和min“种类”)致力于对创世记所记载的最初创造的种类进行识别和分类,并研究被造物种之间的关系。此领域的研究使用了电脑统计分析的模型,测量和比较同一类生物和不同类生物的各种区别特征。这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现在已经惠及到恐龙化石的分析,包括对霸王龙进行分类。

由于恐龙的化石比较少,而且有些被扭曲变形,以及进化论者在相似的种类之间可能想象出“进化关系”,因此研究人员认识到此研究存在一些困难和偏差。然而,经过仔细的改进后,将创造分类学应用于恐龙化石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包括能够了解最初有多少类恐龙被创造,以及在它们中发展出的变异,这就能知道每类恐龙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身体变化。这些研究还能帮助我们了解恐龙如何适应大洪水之前的环境。6

 

了解洪水前恐龙生活的环境

对恐龙栖息环境的研究,以及这些环境在大洪水前在世界的分布,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通过对巨大的洪水沉积层和掩埋在其中的大型恐龙集体坟墓的研究,一些创造论者推测北美恐龙在大洪水前的家园:恐龙半岛(横跨了美国多个州和加拿大多个省的低海拔地区)在大洪水前布满了沼泽,有很多恐龙生活在那里。

在挪亚大洪水期间,北美的恐龙半岛从恐龙大量繁衍的乐园,变成了掩埋大量恐龙的巨大集体墓地——这清晰地提醒我们神的审判是真实的。对恐龙半岛和其他大洪水前恐龙环境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大洪水之前和期间恐龙的行为,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大洪水前的世界是如何被洪水掩埋的。7

 

恐龙的新知见证了造物主的荣耀

在造物主话语的光照下,重新认识恐龙的运动在创新性思维的推动下将有更多非凡的发现。这些发现挑战了进化论对恐龙的错误认知、彰显了恐龙这种独特受造物的奇妙,印证了创世记的历史,并且为分享福音提供了有趣且有力的材料。所以这场恐龙古生物学的革新不仅是科学领域的运动,而且让更多人明白了创世记的真实性,同时也将荣耀归给伟大的造物主。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Oard, M., Behemoths buried alive:evidence of rapid dinosaur burial points to a catastrophic deluge, 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video), 2012.
2 Catchpoole, D. and Sarfati, J.,‘Schweitzer’s dangerous discovery,’creation.com/schweitzers-dangerousdiscovery,19 Jul 2006.
3 Thomas, B., Collagen decays too fast for evolutionary time, icr.org, 31 Jul 2019.
4 iDino II Investigation of dinosaur intact natural osteo-tissue, 2015,creationresearch.org.
5 Thomas, B., Research presented at a secular conference, Acts & Facts 48(9),2019; icr.org
6 Cserhati, M., Baraminology data fi ltering method based on entropy measur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nosaur and cephalopod data sets, J. Creation 33(3):55–65, 2019; creation.com/dino-baraminology.
7 Clarey, T., Dinosaur Fossils in Late-Flood Rocks, Acts & Facts 44(2), 2015; icr.org.

 

 本文原英文链接见:https://creation.com/dinosaur-reformation.   

凯文· 拉穆尔 (KEVIN LAMOURE)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独立作家和研究员,一生都热爱恐龙,还热衷于在流行文化、历史记载和古代艺术品中收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和物件。

作者更多信息,参见:https://creation.com/kevin-lamoure.

阅读 481 次数

Please insert your API key for mailchimp.